GB/T 37841- -2019
Test method for puncture resistance of plastic film and sheeting
編輯:廣東弗艾博纖維技術研究有限公司
前言
本標准按照GB/T1.1-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。
本標准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提出。
本標准由全國塑料制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(SAC/TC48)歸口。
本標准起草單位:佛山佛塑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、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、佛山市金輝高科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、浙江大東南股份有限公司、濟南蘭光機電技術有限公司。
本標准主要起草人:施亞琤、梁美莹、黃錦娴、張朋軍、馮葉飛、王萬卷、史武軍、潘永紅、陳欣。
1範圍
本標准規定了塑料薄膜和薄片的耐穿刺性能的測試原理、儀器、試樣及狀態調節、穿刺速度、試驗步.驟、試驗結果、試驗報告。
本標准適用于厚度小于1 mm的軟質塑料薄膜和薄片。
2規範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,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單)適用于本文件。
GB/T 1040.1塑料拉伸性能的測定 第 1部分:總則
GB/T2918塑料試樣狀態調節和試驗的標准環境
GB/T 6672塑料薄膜 和薄片厚度測定機械測量法
3術語和定義
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。
3.1
耐穿刺性puncture resistance
薄膜和薄片抵抗被穿刺針穿透的能力。
注:以耐穿刺力、耐穿刺強度或穿刺伸長量表示。
3.2
耐穿刺力anti-puncture force
穿刺針垂直穿透試樣時所需的最大力。
3.3
耐穿刺強度anti-puncture strength
試樣單位厚度的耐穿刺力。
3.4
穿刺伸長量puncture elongation
穿刺針接觸試樣後,當力值達到預應力時爲起點,直至試樣穿透時穿刺針的位移距離。
4原理
試樣固定在兩個夾持環之間,穿刺針以恒定的速率垂直頂刺試樣中心位置,記錄試樣穿刺時承受的負荷及穿刺伸長量。
5.儀器
5.1 耐穿刺力試驗裝置
5.1.1 基本構造

5.1.2負 載傳感器
負載傳感器測量精度爲0.01N,且在規定的試驗速度下無慣性滯後。
5.1.3 穿刺針
穿刺針的材質爲不鏽鋼,直徑爲(1.00士0.05)mm;穿刺針尖端爲半球狀,半徑爲(0.50士0.05)mm。
穿刺針的位置垂直于試樣固定環廣、的正上方。
注:穿刺針每使用滿1 000次,用放大倍率不小于10倍的光學顯微鏡觀察穿刺針頂端尺寸是否仍然滿足要求。
5.1.4 試樣固定環
試樣固定環爲金屬材質,內徑爲(10.0士0.1)mm或(50.0士0.5)mm,應確保試樣固定環中的試樣平整。
5.2 厚度測量儀
分度值不大于0.1 μm。
5.3 伸長量測量裝置
分度值不大于1 mm。
6試樣及狀態調節
裁取至少5個試樣進行測試。試樣尺寸爲25 mmX25 mm或100 mmX100 mm,試樣應平整、無破損和無明顯瑕疵。試樣狀態調節應按GB/T 2918的規定進行,溫度爲(23士2)°C、相對濕度爲(50士10)%,調節時間不少于4h,特殊材質試樣的調節時間按實際情況執行,並在此條件下進行試驗。
注:測試時注意區分樣品的測試面。
7穿刺速度
穿刺速度可以根據需要選擇:(50士5)mm/min.(100士10)mm/min或(200土20)mm/min。
8試驗步驟
8.1試樣測厚
按照GB/T6672的規定,在每個試樣的四周選取4點測試厚度,分別計算5個試樣的厚度平均值。
8.2 穿刺測試
將試樣平展于夾具中並夾緊,采用選定的穿刺速度進行耐穿刺力的測試,並根據需要記錄穿刺伸長量。
注:隨着耐穿刺力的增大,試樣滑動的可能性會增大。在測試前,沿上夾持環內壁,用記號笔在試樣表面畫一個圓圈,畫圓圈時不對記號笔施加本身以外的力。測試後,用另外一種顔色的記號笔畫一個圓圈。如果圓周的任何位置出現雙線,則表示存在滑動,該樣試驗結果舍棄。按照式(1)分別計算每個試樣的耐穿刺強度。

9試驗結果
分別取5個試樣耐穿刺力、耐穿刺強度、穿刺伸長量的算術平均值爲試驗結果,試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。
10試驗報告
試驗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:
a) 本標准編號;
b) 試驗日期;
c) 完整識別試樣的信息(含厚度);
d) 需要時,注明樣品的測試面;
e) 穿刺速度;
f) 樣品固定環內徑;
g) 所測試樣的數量;
h) 耐穿刺力、耐穿刺強度、穿刺伸長量的算術平均值;
i)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;
j) 如需要,報告應給出標准偏差。